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野色》
本书为青年作者索南才让的首部长篇,讲述在某年的放牧转场中,年轻牧人那仁的一头母牛在路上艰难地产下牛犊“小妖”。“小妖”是一头公牛,长着一双不祥的人眼,并且有智慧、能思考。小妖的母亲因为生小妖大出血,被那仁毫不留情地抛弃。小妖为自己的母亲流泪悲伤,为自己的族群深感失望,并对那仁产生了复杂强烈的仇恨。“我生而为牛被赋予的智慧,是我的族群在愤怒的不甘中集体牺牲给我的,我担负良多生命,还有那冤屈和悲苦。”以“妖”的视角,小说如此讲述道。在不断出走又被寻回的过程中,它渐渐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不在过去,而是为了当下与未来。
如万玛才旦所评价的,索南才让的小说冷峻、克制,他用强烈的语言表现荒野,用隐含之意达到思考目的。
索南才让,蒙古族,1985年出生于青海,主要作品有《荒原上》和《找信号》,曾获鲁迅文学奖。
《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
这本书探讨了苏轼的人生经历与言语、作品与观念的关系:一方面勾勒了苏轼的生平大事,如考科举应制科试、参与党争、主政地方、遭受贬谪等;另一方面,分析了苏轼的诗、词、奏疏、策论等各体著述。书中称,苏轼的成就和影响并不局限于诗歌体裁上,仅这一点就能将苏轼与绝大多数宋代以前的诗人区分开来。
在“贬谪时期的文学”篇,艾朗诺提到了苏轼经济上的窘迫,在黄州时连实际的薪俸都没有,他甚至发现,如果一直等到饥饿难耐,就算菜羹都如“八珍般美味”。还讨论了另外一个重要文学人物——陶渊明,对于苏轼的意义:岭南时期陶渊明取代杜甫成为了苏轼最钦佩的诗人。对他来说,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躬耕士人或田园诗人,更是一位不愿意让生命在污浊的世间委曲求全的人。然而苏轼的创作还是与陶诗有着不同的倾向,陶渊明在贫士篇中表达过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沮丧,可是苏轼在提到陶渊明时,总是想到贫困中的自适自乐。好像陶渊明的内心从未因贫困起过波澜。
艾朗诺现为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系汉学教授,此前出版有研究李清照的著述《才女之累》。
《险境奇谈》
“从前有个村庄,对记忆长久的人来说,算不上很久以前,对腿长的人来说,也称不上特别遥远。”《魔戒》和《霍比特人》的作者托尔金写起童话故事来富有天真与童趣。这部短篇集收录了托尔金创作的几篇奇幻故事,其中有小狗登上月球暗面的故事《罗弗兰登》,源于对人生最深的恐惧和创作的理解的《尼葛的叶子》,还有反映迟暮老人对仙境大门终将关闭的悲伤的《大伍屯的铁匠》。《罗弗兰登》书写月球老人造梦的情景,睡着的孩子从地球的床上迷迷糊糊地抵达月球的梦境:他们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下,睡眼朦胧地跳舞、行走、有的已经清醒,大笑、奔跑、挖土、采花。
除了奇幻故事,本书还收录了托尔金议论儿童、童话和幻想的长文《论仙境奇谭》,文中,托尔金指出,幻想(fantasy)的意义在于拥有摆脱事实宰制的自由,而那些事实和现实不见得就比半人马更鲜活、更真实,“我无法说服自己布莱切利车站的屋顶比云朵更真实。我也觉得它不如天堂穹顶那么令人振奋。”仙境提供给人们深层的安慰,甚至是“大遁逃”(逃避终极死亡)的可能。
《回望商帮》
形成于清初的宁波商帮,在鸦片战争之后,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商帮一样衰亡,反而创造了新的辉煌?经济学家梁小民在新作中,以史料和案例,讲述了宁波商帮从起家到发展壮大,再到转型的历程,并剖析了商帮成功转型的策略和经验。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大举进入上海,开设洋行、轮船公司和银行。成为洋商的买办是宁波商人整体转型的第一步。在为外商服务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世界趋势和管理企业的方式,在中国传统式经营中融入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
除了宁波商帮,这本书还分析了晋商、徽商、粤商、闽商、鲁商等共计十大商帮的历史、特点和贡献,其中既有官商博弈也有将各大商帮的商业伦理观和暗含其中的企业管理方法等。
《77街的神龛》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很少有游客会去专门拜访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尽管这里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全书通过介绍博物馆里五件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藏品——萨满的神衣、《西游记》皮影、西藏的唐卡、墨西哥的亡灵及“镇馆之宝”独木舟,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在讨论藏品的生命史与博物馆策展理念的同时,本书融合进曾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过的人类学家的经历。如薛茗所期望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博物馆指南,而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有兴趣的读者利用博物馆对公众和学者开放的资源,继续探索藏品背后的故事;邀请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同行们展开更丰富的对话。
薛茗,人类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关注物质文化、博物馆人类学、社会变迁等主题。
《孔学古微》
本书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精神哲学家、翻译家、印度学专家徐梵澄普及中国传统学术精华的作品,属于“徐梵澄国学三书”系列。此系列是20世纪60年代徐梵澄在印度以用英文写成的,目的是宣扬中国传统学术精华。此次为首次完整引入中文版。其中,《孔学古微》体现了徐梵澄的治学特色,即“以经解经”,初衷是面向西方读者普及儒家思想,讲解了儒学与西方、印度思想的许多会通之处,并指出儒学的本质并非“严格的道德训诫或枯燥的哲学原则”,而是“极具精神性的”。《小学菁华》为徐梵澄1963年编成的一部汉英字典,1976年出版于南印度。《唯识菁华》以批判哲学探究唯识论的起源、发展及佛教衰落的主线。
徐梵澄,1909年生于湖南长沙,1926年他考入湘雅医学院,1927年转入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系,开始发表文章;因聆听鲁迅讲演并作记录,遂与鲁迅通信,从此结下了师生情谊。1929至1932年,徐梵澄赴德留学,就读于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其间为鲁迅搜求欧西版画,并自制作品寄给恩师,为中国现代版画最早的创作。
《如何打开中国艺术》
本书是“布莱克维尔艺术史指南系列”中国卷,汇集25位艺术史领域全球学者,由包华石、蒋人和主编,巫鸿、艾朗诺、伊沛霞等人,在此书中各以一章篇幅,梳理中国艺术的问题,呈现最新研究动向:包华石考察了艺术作品如何被赋予界定社会差别的权力,以及如何在工匠和艺术家及其客户组成的社会机制中创造变化。巫鸿通过重建从孔子时代即东周才发端的有关礼仪社会实践的文本,考察了中国最早的艺术话语。伊沛霞研究了促进宫廷画创作的因素:制度结构,皇帝的参与,宫廷内外的京城艺术家以及整个社会上艺术家之间的联系。艾朗诺的研究着眼于对中国艺术的历史讨论中的定性术语。其中既包括评价艺术家捕捉所描绘事物的基本品质—形式美、个性美、“精神”或态度美—能力的术语,也包括用来预示观者反应的术语。
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对此书评价称,“这是一本关于前现代中国艺术的综合指南,无论是为学生还是给学者,都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源。”
《如果我消失了》
在这本图像小说中,法国漫画家米里昂·马莱展现了一种轻松与严肃并存的真实生活,通过一名年轻女性应对性侵犯的经历,敏锐地探讨了抑郁症和心理健康的问题,也揭示了倡导性别平等,并非是赞颂女超人,而是看见那些内向、敏感、隐喻的女性,也让人们看见那些从事着低薪却劳累的工作的、那些反复被拽进心情谷地的年轻人。从表现形式上,马莱巧妙地将数字屏幕呈现为漫画分格,让我们的网络生活与漫画阅读链接,并让难以描述的东西变得戏剧化。